養蘆薈一般采用土養方式,從選種到栽培,再到長期護理,每個環節都不能落下。下面來看看蘆薈的具體養殖方法:
首先,選種。選擇植株完好,葉片沒有刮傷、斷裂的蘆薈進行栽種,長勢要好些。
其次,選盆。花盆要有排水、保水、透氣和蓄肥的功能,破裂、狹小的花盆都要避免哦。
然后,選土。蘆薈需要的土壤也應肥沃、透氣,專業的蘆薈土在市面上都能買到。
接著,上盆。在春夏季進行上盆,氣溫比較適宜,生根快,冬季則不利于植株生長。
最后,護理。剛上盆的蘆薈要避免陽光直射,等2-3日后再移至陽光處,返青生根后每周向葉面、根部澆水一次即可。
蘆薈不像其他植物一樣擁有“種子”,親們如果利用自家蘆薈培育新的植株,不妨采用分生繁殖法或者扦插繁殖法。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種:分生繁殖法
這是繁殖蘆薈最主要的方法,原理是將蘆薈幼株從母體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新植株。親們可以用分株刀具將母株萌發出的幼苗與母株分離,等幼苗在原位生長一段時間后變長出新的根系,這時候再將幼苗帶土移栽,注意澆水,蘆薈幼苗又會重新生長起來。
第二種:扦插繁殖法
原理是對蘆薈主莖和側枝的下端進行分離,從而繁殖蘆薈新的植株。扦插有莖插、根插、葉插三種方法,前兩種方法成活率較高。親們可以將分離出來的蘆薈放入新的花盆,用塑料覆蓋保護,并定期給翻開保護膜進行澆水,適當控制室內溫度,以促進蘆薈枝條發根和不定芽的產生。
蘆薈雖然生命力頑強,對土壤的依賴度不如其他植物高,但選擇合它口味的土壤可以讓它長得更加青翠欲滴。不偷懶的親們都是怎么給蘆薈挑選土壤的呢?一起來學習學習唄。
土質要求:排水、保水、透氣、蓄肥;土質疏松、不易板結
適宜土壤:腐殖質土、園田壤土、河沙土等
實現方式:親們如果想自己配土,可以將腐殖質、園田壤土、河沙混合,比例為2:2:1;如果不想自己配土,那么網購和去花卉市場購買多肉專用土也是OK的。
注意事項:蘆薈的根部不能積水,否則就會腐爛,不管是用什么土來栽種,澆水量都要控制好,以土壤干而不躁為宜。
蘆薈不像水仙和綠蘿,在汁液中會帶有毒性,因此很多親們都喜歡將蘆薈養在客廳、臥室,這么做不僅對人體無害,還有很多好處呢。
凈化空氣。蘆薈被稱為“空氣凈化專家”,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比如一盆蘆薈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氣中90%的甲醛!所以它對凈化居室環境大有裨益。
裝飾環境。蘆薈枝葉修長多汁,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養在室內可以美化居室環境,讓人感覺室內環境更加清幽。
用作美容。蘆薈中含有蘆薈凝膠,這種物質含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可以用來祛痘、美容,但過敏性膚質的親們應該慎用。
所以說,室內養蘆薈好處多多,但親們平時也應該注意蘆薈的變化,如果蘆薈葉部出現斑點,說明室內有害氣體處于較高水平,這時候應該迅速采取相關措施,以防有害氣體對人體產生危害。
蘆薈養起來可謂既省力又省心,而且一般只要種下去了,成活率都非常的高。但為了避免蘆薈發黃、發蔫、生長緩慢等現象,親們還應該注意哪些養殖要點呢?下面幾個關鍵要素趕快收入囊中吧!
1、換盆。蘆薈的生長速度較快,春季出室要給它換一次盆,讓根莖可以自由生長。
2、施肥。蘆薈在初秋兩季生長速度是最快的,每15-20天要施1次稀薄肥液,冬季就不要施肥了。
3、光照。蘆薈雖然對強烈光照耐力較強,但經常暴曬容易影響生長,所以中午陽光強烈的時候最好移至室內。
4、溫度。蘆薈是多肉植物,不耐嚴寒,冬季氣溫下降時要移至室內,并保持室內溫度不低于5℃
5、水分。蘆薈對水的需求較少,平時每周澆水一次即可,水量以盆土干而不為準,切忌不可讓盆地積水。
關注【媽媽網】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媽媽網】or【mama_c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