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多見于孕婦、糖尿病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者。這些人如長期應用抗菌素,改變了陰道內微生物之間的相互抑制關系,亦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那診斷依據是什么?
1.外陰奇癢,白帶呈白色稠厚豆渣樣。白帶的異常證明了陰道的酸堿平衡已經被打破了,這時候分泌物增多,或多或少會滯留一些在外陰的褶皺處,所以就會感覺到外陰奇癢。
2.陰道粘膜紅腫,嚴重的形成淺潰瘍。通常會伴有燒灼刺痛的感覺,摩擦增大,慢慢陰道粘膜就會紅腫,直至最后形成潰爛。
3.陰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建議不要去藥店啊或者是網購一些什么細菌分泌物測試紙條,這個因為每個廠家的生產環境不一樣,所以測驗結果也不一定準確的。還是要到醫院先去咨詢了解,再留心關注分泌物是否又白色念珠菌以及最后去醫院進行白帶常規的檢查。
其實念珠菌離我們真的很近,就藏在日常忽略的小細節里。部分人直接或者間接地就感染上了念珠菌。念珠菌的危害也不小,想要治療好就得抓住病灶。小編今天帶大家了解下念珠菌的病因。
1、非直接接觸。傳染也是可以通過接觸一些東西,側面而引起念珠菌性陰炎的。例如與念珠菌患者共用馬桶、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潔衛生紙等等,都有可能會接觸到病菌,造成感染。
2、不潔性行為。男女雙方性行為不潔或者在炎癥時進行性交又沒有做好性交后的抗感染治療,久而久之就會雙方都感染上念珠菌。
3、長期服用抗生素。因為某些急性或者慢性的全身疾病或者某種疾病,不得不服用抗生素,尤其有些如果是副作用不明的藥物,很大可能就會導致陰道酸堿失衡。致病菌就有了溫床可以裂變式的爆裂增長,最后就演變成念珠菌陰道炎。
4、過度使用清潔洗液。有些女性錯誤地認為只有堅持每天使用清潔洗液就不會患上或者不容易感染婦科疾病,其實物極必反,過多使用,反而會破壞原有的陰道環境,連正常的細菌群都殺死了,這樣就失去抵御能力,從而更容易患上念珠菌感染。
有時候,患者會覺得全身不舒服,整個人都不是這里痛就是那里痛,卻從來沒有想到是陰道出現了問題,才會導致這樣或那樣的不適。念珠菌的癥狀其實也是很容易被識別的。
1.外陰奇癢、灼痛。還可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主要就是炎癥大量排出的分泌物,長期讓陰道處于一個潮濕悶熱不干凈的環境中,所以就會引起外陰發癢。
2.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樣或白膜狀。正常的白帶應該是乳白色或者無色透明,略帶腥味或無味,如果顏色有變,瘙癢,這是炎癥給出的身體警告,需要去做白帶常規。
3.陰道粘膜充血,表面可有不易剝離的白色片狀薄膜。通常陰道充血就是陰道炎的信號,同時也是宮頸肥大和有慢性宮頸炎的信號,念珠菌,另外則還會伴有瘙癢異味和接觸性疼痛或者步行摩擦痛等等。
念珠菌的危害性其實跟其他婦科疾病也是一樣的,所以患者要認真對待,做好檢查,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千萬不能病急亂投醫或者擅自用藥。念珠菌如何治療?專業的經驗豐富的醫生說了算。
1.消除病因。病因多種多樣,如有糖尿病,應積極治療,及時停用抗生素或激素。能不吃抗生素就不吃抗生素,尤其是在經期期間,除了是影響生命危險的疾病,否則都千萬別用抗生素。
2.注意個人衛生。治愈前千萬不能用公共浴盆及坐廁,外陰洗滌用具及襯褲應予隔離及煮沸(10 ̄15分鐘)消毒,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從源頭上解決細菌入侵的渠道。
3.改變陰道酸堿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長的條件。 例如可以多喝酸奶。
4.局部應用殺菌劑。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具體的用法用量都得根據自己的病情而有所增加或者減少。
5.頑固病例,注意有無滴蟲合并感染,或伴糖尿病,或合并腸道念珠菌感染。
6.男方亦應檢查,并同時治療。防止交叉感染。
念珠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醫生可以有辦法去進行預防的,如果有性伴侶,建議雙方都要提高這方面的意識,互相配合。今天小編介紹給大家的念珠菌如何預防,希望大家要認真做到,切勿掉以輕心。
1、不亂交、不濫性。每個人都有性需求,但是患者一定要遵守底線,不能縱欲過度,也不可以跟許多不同的性伴侶進行性交,這樣交叉感染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而且病因會非常的復雜,性交時也要懂得保護好自己,學會用避孕套的習慣,性交前清潔衛生,性交后清潔外陰。
2、避免公眾場所公用之物。游泳池、浴池接納的人群不一、數量眾多,但是清潔度卻跟不上,如果他人不自知自己有炎癥,自己就會間接感染上。
3、飲食預防感染:酸奶含有大量活乳酸菌,可抑制人體內的雜菌的過度繁殖以及改善陰道的酸性度,是女性朋友的陰道伴侶。建議多吃,尤其是可以自己在家制作,喝溫的會更有利于子宮,另外,需要避免濫用抗生素使陰道內菌群失調,從而無法制約念珠菌生長。
4、貼身衣物要注意材質。最好都是純棉的,另外需要定期進行熱開水燙洗和太陽底下暴曬,沒有太陽的情況下,最好是購置除螨殺菌儀器進行滅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