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人人都注重預防的,但是對于一些家長來說,還是不知道怎么去預防的。手足口病對寶寶的危害也是挺大的,因此我們要重視。下面媽網就帶你看看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吧!
一、發熱的護理
若患兒精神不振、怕冷、寒戰、肢端發涼、呼吸加快、面色發紅等,應立即測量體溫。對于高熱的患兒采用溫水擦拭、減少衣被等物理降溫方法,室溫應保持在20℃左右,溫水擦浴水溫以38℃為宜,用毛巾投水后擰干擦拭患兒全身。手足口病患兒體溫在37.8℃ ~ 40℃。同定熱型,少數患兒伴有畏寒、寒戰。
發熱期間,護士要加強體溫監測,掌握體溫動態,對體溫在37.5C ~ 38.5℃患兒,可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體溫高于38.5℃的患兒,給予小兒退熱藥,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做好預防措施。降溫后30min 測量體溫,了解降溫效果,及時補充水分,鼓勵患兒飲水。發熱患兒臥床休息,低熱者可酌情減少活動,注意口腔護理,退熱期、出汗后要及時更換衣服,防止受涼。
二、口腔護理
口腔侵犯率最高,90%以上患兒有口腔黏膜的損害,患兒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患兒,可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門腔。
三、皮膚護理
患兒皮膚可出現多發、甚至泛發的炎性丘疹、皰疹,加上出汗刺激。皮疹可因患兒搔抓而繼發感染,而且抓破皰疹,皰液滲出會引起病毒的傳播。因此,應每晚給患兒洗澡,并更換柔軟的棉質內衣; 洗澡時不用肥皂、沐浴露; 剪短患兒的指、趾甲。穿長衣袖、長褲將手腳包住; 對破潰處及時涂甲紫藥液進行各種注射或貼膠布時要避開皮損處。必要時可給患兒戴棉質手套,內衣要寬松、透氣。穿軟底鞋,少走動,減輕皮膚破損,以免引起疼痛和繼發感染。洗澡用溫水即可,且水溫不宜過高。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 碘伏。出汗后及時清潔皮膚,更換衣被,保持床單平整、清潔、無渣屑。加強臀部護理,預防紅臀,向患兒及家屬講解皮膚自護方法及皮膚受損的危險因素,如有感染可患處外用抗生素藥膏。
四、飲食護理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溫以偏溫略涼為宜,不能過咸,以減少對口腔潰瘍面的刺激,避免辛辣。對疼痛明顯而拒食的患兒要適當給予靜脈補液,進食前后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因口腔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水皰、潰瘍伴疼痛會影響飲食。
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手足口病的工作,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地不讓寶寶患上手足口病,減少一定的傷害。
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值得重視!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
當發現寶寶有紅屁股時,家長除了擔心,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