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學生從未被告知保護身體 不知何為隱私部位
編輯:chenglian | 出處: 搜狐
【調查發現】
心理老師 性教育在學校“被回避”
由于不是國家硬性規定課程,學校可選擇不開或變相開設此類課程,很不規范,有的學校甚至只是為了應付檢查。
在此次調查中,學生問卷部分首先遭遇尷尬,多個北京的學校領導認為內容敏感,僅一所學校讓15名學生填寫了問卷。盡管這所學校領導稱,平時已將性教育納入課堂,但在看到第一稿問卷后,還是給15名參與調查的六年級學生臨時開起了“性教育小灶”。
“學生問卷第一稿適合中小學生回答,但沒想到還是沒法讓學校和家長接受。”紅楓的專家對此表示遺憾。學生問卷部分經幾次修改才被部分家長接受,但問卷仍沒能進入學校。
北京某中學心理老師坦言,目前學校僅在初一和高一開設心理健康課,因只有兩名心理老師,師資不夠,而且教授性知識教育,老師還需兼具生物和心理專業知識。課堂內容也只涉及心理方面的自我認識、人際交往等,哪怕是講到異性交往,也只是涉及心理部分,會盡量避免“性”的話題。
早在 2009—2010年,北京市教委就委托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兒童福利研究中心主任高玉榮:瑞典是第一個實行全國性教育的國家,他們開始性教育時就做到了三點:一是非常實用,二是從幼兒開始,三是性教育一步到位,效果也非常好。我們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一定要出臺相關政策,學校應設立固定的學時和課程,性保護教育一定不要神秘化,教科書不能點到為止,更不能欺騙和回避。
性觀念培養比生理課更重要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陸士楨教授:除了教會孩子們防范意識、技能,包括自我保護的方式,以及受到侵犯之后的處置方式,特別注意的是,對兒童性觀念的引領。
國外鼓勵民間機構開展性教育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很多國家的性教育并不是學校的主要內容,而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但學校也開展這方面教育。北歐國家,父母會很開放地和孩子談論這些問題,會給孩子看很多書、光盤,和孩子探討。他們也有很多宗教、團體組織,比如說少女活動中心,包括醫院等專門機構,都會給父母和孩子相關的專業指導,政府也鼓勵這種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