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兒童福利保障體系就像一口破鍋
編輯:chenglian
監護支持是框架之本
“發達國家在兒童保護機制上已有充足經驗,值得中國借鑒?!睆埼木瓯硎?,具體而言,一套兒童福利保護機制,應該包括對高風險家庭的動態監測機制,對侵犯兒童權利行為的發現舉報機制,舉報后的回應機制,即對侵權人的處理,對兒童的臨時安置和長期安排。
但她同時強調,現在最關鍵是把框架搭好,我們現在不是要確認這些措施,或是盲目地推進,是現有的福利措施怎么樣能用到兒童福利上,我們要看到我們最缺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框架就是要有監護支持,除了做其該做的,政府還要有監督,即如何讓孩子的父母發揮更好的作用,從而更好地保護孩子的權益?!艾F在我們需要的是監護支持,針對家庭的核心福利,面向所有家庭的醫療保障、義務教育、兒童最低生活保障、孕產期、托幼服務、學前教育等方面?!睆埼木暾f。
監護為什么那么重要?張文娟分析說,監護決定了兒童照料,尤其是在家庭中的質量,這也決定了其未來的社會角色。而且兒童的成長過程是不可逆的,監護的制度安排能夠保障兒童在家庭中的最大利益,包括其健康成長的重要。
“監護制度設計的質量決定了兒童福利制度設計與運行質量。”張文娟認為如果監護本身出了問題,沒有一個外部的支持和干預機制,這個孩子就會絕望?!氨O護出了問題的孩子,肯定是最困境的孩子。因為監護是一種法律上的身份,普通的公民慈善無法幫助到他們。”
但遺憾的是,對監護人應該在什么范圍內必須承擔什么樣的監護責任,我們的法律卻缺乏細則,“悲劇一出,我們總是辯論這是政府的責任,還是社會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沒有法律細則就辯不明白?!睆埼木暾f。
張文娟著有《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研究》,這是一本系統梳理、研究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機制的專著,在研究中,她更愿意把類似畢節、蘭考等地的兒童悲劇事件放到法律的框架內思考。她認為,在法律上界定清楚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應該負有的責任,是理清權責之辯的基礎。
“比如說,鄰居家的孩子脫離監護人單獨行動多長時間我該報警?報警后怎么查證認定?認定后監護人怎么處罰?”張文娟說,這些最需要細則的地方,在我國的法律中是最粗線條的,“沒有處罰細則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就像一部道德宣言?!?br />
張文娟認為,這不是在實踐中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國家法律層面的頂層設計,在政府、社會和監護人之間劃分責任,明確對青少年的優先保護在哪些具體的方面,有什么樣具體的政策和條件設置。
“‘許多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等待,但是兒童不能等。她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成長,對兒童,我們不能說明天,她的名字是今天?!曳浅O矚g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米斯特拉爾的這句話。為了兒童,我們真的不能再等了?!睆埼木暾f。